近年來,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呈現連續上漲走勢,但其續航能力一直是困擾客戶接受程度較低的主要原因,由于快充、慢充等補電耗時間成本較多,因此“換電”模式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得以快速發展。
隨著社會不斷進步,經濟的不斷發展,人民群眾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,汽車已然成為出行越來越便利的交通工具,因此國內汽車行情繼續維持穩步快速發展態勢,隨著科技繼續向前發展,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成熟,車主對其認可度不斷升溫。據乘聯會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年底,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.6億輛,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,增速近46%。
據卓創資訊了解,山西太原市出租車已經換為純電動汽車,然而當地出租車司機反饋,即便使用快充對車輛進行補電,也需要兩個小時時間,較傳統的燃油車補充燃料而言,新能源汽車補電的時間成本相對較高。因此目前制約新能源快速發展的便是其續航能力,而由于快充以及慢充等補電模式耗時間成本較高,故而近幾年國內“換電模式”逐漸被新能源汽車車主所接納。相比快充、慢充的補電模式,“換電”模式可以大幅降低補點模式,平均三分鐘左右時間便可完成,這與傳統的燃油車加油時間相當。
隨著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逐漸向換電模式傾斜,一度沉寂的換電模式似乎迎來了提速發展的新機遇。然而,放長遠來看,“換電模式”也存在風險,例如車企均有自己研發的動力電池,其產權歸屬不明晰、標準不統一等現象一直存在,據了解,目前包括北汽、蔚來等幾家車企已經在“換電”模式中不斷探索,并且取得較為不錯成果。
近幾年在北京街頭可以明顯發現,新能源出租車越來越多,伴隨著《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》明確指出,有別于普通新能源汽車,擁有“換電模式”的新能源汽車,銷售新能源乘用車補貼不受價格門檻限制,新能源汽車“換電模式”關注度陡然升溫。不少出租車司機反饋,換電幾分鐘便可完成,相比傳統的充電模式,大大節省了新能源汽車的時間成本。
對于未來,新能源汽車行情或繼續維持快速發展勢頭,雖然傳統的補電模式存在缺陷,但倘若“換電模式”能夠推廣開來,對于出租車司機而言,降低時間成本便意味著會增加自己的收入。從目前來看,由于新建換電站的前期建設成本相對較高,且每個車企研發的動力電池技術標準不動,眾多問題仍是群眾所擔心的問題。因此“換電模式”未來發展或是機遇,同時也將面臨挑戰。 |